本报记者徐晓岚,实习生任慧敏 9月15日上午9点至11点,本该是就诊高峰期,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内蒙古医院)门诊大厅却看不见往日的排队长龙。人们挂号、候诊、交费、取药秩序井然,没有了拥挤的感觉。来自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王贵英感慨地说:“以前一进医院就觉得人很多,看着都头疼。我们今天一早来到内蒙古医院,感觉变化挺大,挂号收费都挺快,等待的时间没那么长了!”
平日人满为患的医院,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原来,自今年4月以来,内蒙古医院积极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以病人为中心,对门诊部进行了建院60年来最系统的全方位改造,优化了流程、增加了诊室、拓展了候诊空间,给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内蒙古医院的门诊楼建于上世纪60年代,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的医疗需求。但是,一方面,各科室布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若想改造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新的门诊大楼即将于几年后落成,对现有门诊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是否值得?面对一系列难题和疑问,医院上下达成一致:“为了患者利益,怎样做都值得!”在一番集思广益、周详规划后,改造方案付诸实施。
病人进医院首先要挂号,看病过程中又往往要东奔西跑交费、取药。过去,医院挂号处是一个长廊,排队的人群甚至会延伸到走廊外,收费处和药房也分散在不同的两处。医院改造首先从这里入手,把作为职工车棚的地方腾出来,将挂号长廊拓展成800多平方米的候诊大厅。记者看到,凉爽而宽敞的大厅里整齐地摆放着供患者及家属候诊的一排排座椅,挂号收费窗口、药房以及妇科、外科门诊入口等环绕在大厅四周。从患者挂号、候诊、就诊到交费、取药,大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特别是挂号处和收费处,医院将它们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每个窗口既能挂号又能收费,使挂号收费的服务窗口增加了一倍,让患者挂号交费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医疗资源少但患者与日俱增是造成许多大医院“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二者矛盾,内蒙古医院在改造中合理配置资源,增加了近20间诊室,增加了每日的出诊医生。门诊二楼的天井被填平摆放上座椅,改为内科门诊候诊区,内科门诊原有的候诊区域则被改造成6间诊室,专家病门诊被搬迁后也从过去的3间诊室增至6间。
经过“吃干榨尽”原有空间,医院医少患多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包括候诊大厅等在内的候诊区域增加了1000多平方米。在每一个候诊区,医院还安装了先进的电子叫号系统,患者的姓名、排号、候诊状态等显示在大屏幕上,使患者一目了然。过去分散在不同楼层的几个采血室也被统一集中到了门诊二楼并增加采血窗口,患者领容器、贴码、采血流程得到优化。医院还专门配备了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患者只需通过挂号磁卡,就能自己打印检查结果。
在改善硬件条件的同时,内蒙古医院还进一步理顺机制,新增设了住院部,增加了包括管理和导诊在内的十多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处理病人住院时所遇到的问题。此外,药房专设临床药师提供咨询服务‘妇科门诊实行封闭管理,在这些细微之处,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院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医院还将继续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为目标,让群众看病不再难。
原文出处:内蒙古日报
发表日期:2011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