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12月31日跨年夜,本该是个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上海外滩却发生了让所有人心碎的踩踏事件,致36人遇难,49人受伤。遇难者中,平均年龄仅20多岁,年龄最小的仅12岁,这些数字如此令人揪心。原本是花一般的年华,风华正茂,却在2014年最后一夜骤然逝去……
“亡羊补牢”“未雨绸缪”,由“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不得不引起类似事件的反思。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增强防范意识、如何做好应急预案,这才是最好的教训!我科是医院的辅助科室,让我们联想到输血“安全隐患”越来越大,“输血安全”也已迫在眉睫了,输血无小事,一旦血液供不应求,必死无疑!血液成分持续短缺现象有增无减,尤其在节日期间,医院、血液中心等医疗部门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考验。元旦仅放假三天,血液中心库存便“全线”告急。紧随而来便是春节,更是让我们输血科面临重重困难,没血怎么办?病人手术台上等血没有要命啊!怎么办?即将而来的春节,外伤乃至可能发生的其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将告诉我们必须用血安全。复合外伤多、大出血多,临床用血多且急,更要求我们大家做好思想准备,以至于有备无患。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血液保障应急管理机制,防患于未然。 首先,血液中心应采取措施提前加大血液储备,也可以在节日期间保持各采血点的正常工作鼓励广大市民踊跃献血,全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合格血液。其次,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设置血液保障应急领导指挥机构,负责血液预警总指挥和用血监督。并制定严格和明确的制度对全市各医院用血情况进行评估。再者,在启动应急预案期间,各医院都需重点保障临床急诊、孕产妇、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救治用血,而且必须做到都要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用血,暂停部分患者的择期手术以及治疗用血。
另外从“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我们考虑应该提前增加一些常态化的教育和准备,在风险降临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大众在面对灾难和事故时拥有求生技能,并维持程序化理念,那么将减少事故发生。相应的,从血液中心到各级医院也应该在特殊时间、特殊情况下做好应急准备,提高输血风险意识,细化输血相关规定与流程。上海的跨年夜悲剧是那些年轻的生命带给全国人民的痛,希望这份痛能为相关的部门、为民众敲响警钟!逝者已矣,我们需要从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各行业有所作为,这样才能让他们的生命更加具有价值!
血液制品的采供涵盖了从献血员的招募到受血者的追踪,整个输血链环节多,过程繁杂,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带来患者输血安全隐患。从血液中心、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护理工作人员及临床用血部门都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系统,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而现今血液制品的持续短缺,在医院尽一切可能让现有血液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的同时,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希望有关部门让我们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铭记“安全用血是人民的需要,血液保护是我们的职责”、履行“救死扶伤,德行百年”的使命,让临床用血工作常态化和安全化!(临床输血科陈凤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