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内蒙古人民医院支援内蒙古第四医院救治新冠境外输入病例的24名医务人员在结束两周的隔离休整后平安归院。当日上午,医院为凯旋英雄们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仪式。欢迎会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石向荣主持。全体院领导、全院职能部门处、科级干部及医疗队员所在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医护代表参加。
尽管在3月19日,内蒙古宣布新冠在院确诊病例“清零”,但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疫情防控仍然在路上。随着国外疫情的迅速蔓延,来自英国、法国、日本、丹麦、西班牙等国的大批华人陆续乘机归国,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作为飞往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的备降机场,涌入了大量归国人员及外籍人士,致使区内的防控压力陡然增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目前我区抗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了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两个“决不能”的防控要求,自治区专家组还没来的及歇口气,随即又将工作重心转入到了对入境人员的排查工作中。内蒙古第四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月26日,63岁的女性法籍华人徐某飞抵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经核酸检测确诊后送入内蒙古第四医院进行救治。入院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极其危重。3月30日,内蒙古人民医院先期派出呼吸治疗师刘渊紧急前往内蒙古第四医院指导呼吸机使用,全面参与对该危重患者的救治。4月2日,内蒙古人民医院派出了6名医务人员组成第一支重症联盟突击小分队,支援内蒙古第四医院。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主任李晓玲担任队长,感染科护士长刘慧霞担任护理组组长。4月8日,该患者病情再度恶化,呼吸衰竭加重,床旁胸片显示肺部病灶广泛增加,几度濒临死亡。在经过自治区专家组确认后,当天下午就完成了患者的气管插管工作,通过有创通气暂时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
随后,内蒙古人民医院重症医疗团队确定了在有创通气和镇痛镇静支持下开展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方案。先后克服了患者存在呼衰心衰、肥胖、继发感染、贫血、长时间镇痛镇静风险等一系列的难关,经过有创通气22天,累计15天的长时间气管插管状态下俯卧位通气治疗,最终该患者转危为安,氧合指数逐渐升高,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明显改善。同时也创造了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22天和连续15天20小时以上俯卧位通气的,包括湖北省在内的全国最长双记录。为了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前去支援的队员们冒着极高的暴露风险,每天几乎都在隔离区内工作近10个小时。
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念,敢于突破,勇于实践。22天的气管插管,近300个小时的俯卧位通气,累计翻身30次,并没有出现呼吸机肺炎、压疮损失等其他并发症,对于一个体重达70公斤,身上开通4个管路的危重患者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得益于医护团队的精诚配合与医务人员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此例新冠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内蒙古人民医院高超的救治能力和呼吸重症精湛的技术水平。4月29日,经过自治区专家组评估确认后,为该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为保证患者插拔管安全,医院派出了麻醉一科主任刘春玲亲自前往。5月2日,经过一个多月的高效精心救治,患者明显好转,已从危重症转为重症病例。5月9日,在内蒙古第四医院重症病房连续工作了38天的内蒙古人民医院医疗支援团队在完成工作交接后进入隔离休整状态。
会上,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德俊表示,此次支援内蒙古第四医院救治的是一名病情凶险,急剧恶化,多器官受损,抢救难度极高的危重症病人,是全国公布的17名极其危重患者之一。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仪式,欢迎英雄们凯旋归来,就是要大力弘扬他们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38个日日夜夜,来自医疗、护理、呼吸治疗、PICC置管等方面11个科室的队员们秉着对生命无限的敬畏与珍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衡,不惧风险,竭尽全力挽救危重患者生命,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充分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医院团结协作、大爱无疆的文化精髓。目前,正值“两会”召开之际,希望全院上下要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积极采取更加果断、更加有力有序、更加科学周密的举措,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从而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疫情当前,作为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长单位,内蒙古人民医院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日夜奋战的医务人员时刻践行着“疫情不退,绝不收兵”的誓言,义不容辞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从3月30日至4月29日,内蒙古人民医院陆续派出包括4名医生、17名护士、2名呼吸治疗师、1名麻醉师在内的24人医疗团队驰援内蒙古第四医院,圆满完成前出支援任务,创造了国内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的新奇迹。
欢迎会现场,内蒙古人民医院收到了患者徐某及全家送来的锦旗,以此向抗疫医疗队致以他们由衷的感激之情。医院啄木鸟合唱团以抗疫歌曲《你在寒风中逆行》的演唱表达了全院干部职工对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丁瑞、王博阳供稿/白晓宇、张玢供图)